多元碳普惠机制受多方关注,消费端碳减排潜力大、商机多
“通过数字化手段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制受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关注广泛动员公众参与消费端碳减排”,消费这一多元碳普惠机制正在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机多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潜力中国方案。
正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七次大会(COP27)的多元多方端碳大商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会期间,碳普这一创新模式被广泛认可,惠机“甚至有一些国家的制受参会代表找上门,希望将这一碳普惠机制引入其国家”。关注
这一机制好在哪里?消费在COP27“绿色生活,共建共享——倡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边会”上,减排机多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介绍,近年来,低碳消费、生活绿色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虽然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减排行为很微小,但所有人的低碳行动叠加起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会形成相当庞大的减排量。
中科院2021年公布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全社会碳排放总量中,生产端占47%,消费端占53%。此外,联合国环境署相关报告也称,家庭消费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从中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消费端减排潜力巨大。
“通过把数字与碳中和融合起来,用数字化促进绿色化、低碳化,就能实现1+1 2的效果。”杜少中说,不仅如此,消费端减排还会反过来促进、引导生产端的减排,给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积极支撑。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委员、绿普惠联合创始人孙东杰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
今年9月18日,基于绿普惠云打造的山西省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在“黄河峰会大河论坛”上发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共有9个场景企业接入,带动超过120万人践行低碳。
“我们帮助广汽丰田打造了车主碳账本产品——丰云绿动。”孙东杰介绍,借助这一碳账本,新能源车车主用车所产生的减排量得以量化记录。车主的减碳与售后服务挂钩,比如用减排量换机油、抵工时费等。目前已有5.4万车主加入进来,产生减排量1.5万吨。
孙东杰介绍,自去年8月25日全国低碳日发布以来,这一多元碳普惠机制为1400万用户建立了碳账本,以量化记录其减排情况。目前,已有10类减排场景,对接了17个减排应用,以及5个政府客户、24个企业客户。累计减排次数3.8亿次,产生减排量18万吨。
11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媒体交流会”现场。摄影/章轲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各地碳普惠类型多样,但各有优缺点,直接影响到消费端的减排效果。
在今天(14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媒体交流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介绍,目前存在的碳普惠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政府主导(政府主体单一)的碳普惠机制、企业主导(企业主体单一)的碳普惠机制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的碳普惠机制。
媸分析说,第一种碳普惠机制的优点是公益性强、公信力高、理论基础强。但缺点是参与企业少、标准不完善、数字化程度低、公众感知度低、激励模式有限(依赖单一的碳市场或者个别合作企业)。
第二种碳普惠机制的优点是数字化程度高、公众参与度和感知度高,但缺点是公益性低。企业为自身平台维护用户服务,只能记录企业自身平台用户的减排行为,无法实现数据打通。标准不健全,无法实现交易。激励模式有限(仅依靠企业自身补贴)。
而第三种碳普惠机制主体多元、标准多维、数据互通、激励多样,解决了以上两种碳普惠机制所面临的问题。政府、企业形成合力,各参与机构之间互不隶属、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陶岚表示,多元碳普惠机制是新型的环境治理体系下碳普惠发展的新模式,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具体体现。
陶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多元碳普惠机制已经得到了中央和多地地方政府的认可,相关政策文件也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今年9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中明确提出,普及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推进远程办公、在线会议、公共出行、绿色消费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
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也肯定了各地政府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该年度报告还肯定了多家机构推动成立“碳普惠合作网络”,建立多元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碳普惠更好落地的做法。
陶岚表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这都需要人的绿色低碳行为的现代化。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减排场景全覆盖,形成用户个人全面的碳账本,这一模式应广泛推广和应用。
(责任编辑:娱乐)
-
765亿身家“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 1000亿龙头“一字板”跌停 公司紧急回应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1日晚间,锂电隔膜龙头SZ002812,股价140.17元,市值1250亿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0日接到董事长Paul Xiaomi ...[详细]
-
北京:外卖员进餐厅取餐,也要测温、扫码、佩戴N95或KN95口罩
6月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5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丁剑华介绍,外卖人员进入餐厅取餐,也要测温、扫码、佩戴N95或KN95口罩。 ...[详细]
-
6个因素给了“暂时性通胀”阵营坚持己见的底气......“暂时性通胀”阵营指的是那些认为价格飙升是短期现象的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曾是其中一员。随着世界各地的通胀仍在打破纪录,他们几乎要放弃这一观点。 ...[详细]
-
万科、保利们的价格战也反映了如今广州头部房企的激烈争夺。“全广州的中介,端午应该有一半都跑来了保利水木芳华。”中介李飞说道。如今,广州开发商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节假日蓄客卖楼的机会。相比五一小长假近40个 ...[详细]
-
中国高铁纵横交错,新修铁路往往要从已经开通的高铁上方通过。为了保证施工不影响既有高铁的安全运营,通常选择桥梁转体施工法。两座转体桥梁重量均为15000吨左右,转体长度202.10米,转体高度分别为36 ...[详细]
-
北京时间6日晚,美股周一高开。市场继续关注美国通胀与美联储的激进加息立场。抗疫限制措施的放松令市场情绪得到提振。中概股普遍走高。道指涨215.87点,涨幅为0.66%,报33115.57点;纳指涨19 ...[详细]
-
4月信贷运行状况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增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运行的担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消费、投资、出口增速放缓,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同时金融机构信贷能力承压,信贷增速明显放缓。为刺激有效需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6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网站上发表了对欧盟针对俄罗斯公布的第六轮制裁措施的评价。梅德韦杰夫说,欧盟的目的是为了毁灭俄罗斯的经济,但实际上扰乱的是世界经济。拒绝进口俄罗 ...[详细]
-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11月23日电 上周,国内外承压回落,周线小幅收跌。这一方面是由于金价在大涨后需要进行修整,另一方面是美联储官员的强硬表态浇灭了多头的热情。展望后市,笔者认为,黄金还未真正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6日,北向资金重现净流入。当天净流入112.55亿元。近期市场上外资看多的声音越来越多。一位头部私募高管表示,目前多种信号显示市场企稳。若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