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副行长徐瀚:农业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原标题:中国副行长:农业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农行能乡探索与实践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副行中国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长徐村振《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定服务“三农”的瀚农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行金兴全面实施数字乡村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融科为“三农”服务插上“科技的技赋翅膀”,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探索-01-
加强顶层设计,实践推动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党委高度重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农行能乡将“三农”业务数字化作为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副行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积极落实《通知》要求,长徐村振统一思想、瀚农统筹谋划,行金兴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整体工作。融科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农业银行“十四五”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及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要点,召开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会议,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向、部署推动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二是加强与政府和机构等合作,构建工作合力。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服务乡村振兴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四川省政府共建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与国资委和6家涉农央企深化战略合作;与全国工商联合作开展金融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三是科技赋能,探索“三农”数字化新路径。围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指导各分行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县(乡镇/村)为重点,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服务方案,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目前,农业银行在9个试点省(市)已有35个示范任务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02-
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
农业银行积极探索通过金融科技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可得性与便利性,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一是在加大物理网点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惠农通服务点建设。惠农通服务点作为物理网点的有效补充,可以为农村或偏远地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目前的惠农通机具,已经由原来的以支付结算为主,发展为提供办贷、办卡、理财、缴费等综合金融服务渠道。二是加大手机银行在农村的推广力度。针对农村地区对掌银的特色化需求,设计了更符合农民使用习惯的乡村版、大字版手机银行。同时,大力开展“掌银下乡”行动,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建设掌银示范村,利用移动化的离行设备,开展掌银集中签约,扩大移动金融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客户享受便利的掌上银行服务。三是推动农户贷款线上化、标准化,着力缓解农户融资难题。2016年以来,农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运用,通过对客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和交易数据的深入挖掘,推出“惠农e贷”产品,实现了农户贷款线上申请、自动授信、自动审批,通过手机随借随还,有效满足农户贷款小额、高频需求。同时,2019年起,农业银行在全国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进村入户为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利用人脸识别、联网检查、GPS定位等技术,实现农户信息采集、核查、受理一站式作业,将涉农数据转化为信用信息,优化惠农e贷模型,从而使农户线上贷款将更加方便、快捷。
-03-
探索新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成果,围绕产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探索,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推出涉农供应链融资产品“龙头e贷”。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等,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涉农小微企业、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小农户”连接“大生产”、“大市场”,解决农业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降低风控成本。二是建设“农银e管家”电商平台。围绕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为产业链商户提供多渠道支付、进销存流程化管理、管家式经营分析和网络融资等综合化服务。深度绑定重点龙头企业和核心商户,并以此促上游、拉下游,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供销链各环节的服务支撑。三是聚焦智慧养殖领域,创新“智慧畜牧贷”产品。利用电子耳标、智能项圈、生物识别等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畜牧活体抵押物数据,实现畜牧生产数据的监管与追溯,着力解决传统贷款模式中活体抵押物难以监管的问题,有效扩大了养殖业贷款服务范围和规模,提升了养殖产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四是围绕智慧种植领域,推出农业生产管理平台。联合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推出适配不同经营模式的涵盖种植、管理、物流、销售、财务等全流程的农产管理系统,为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管理服务及金融解决方案,提升银企合作深度、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04-
加强与政府合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我国乡村治理正在通过“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村务”等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农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政府合作建平台、建系统,将金融服务嵌入乡村治理场景,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出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平台集账户监管、资金归集、资金调拨、代发工资、村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和乡村治理的线上化、智能化。目前,农行已与一千多个县签订了“三资”平台合作协议,覆盖十余万个行政村。二是探索基层乡镇治理新机制,推出基于互联网云部署的乡镇治理政务平台。针对政府基层工作“事务多、消息多、报表多、反馈多”的难点及“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要求高”的痛点,推出乡镇治理政务平台,覆盖任务管理、综合办公、智慧党建、积分管理、责任巡查、网格管理等基层真实工作场景所需功能,提供“三端一屏”(办公APP端、村民小程序端、管理Web端、数据大屏)多渠道服务,满足乡镇治理过程的信息化及考核化要求,有效解决乡镇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05-
夯实三农数据基础,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渠道、数据质量不高、共享开放不足等问题始终是制约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银行加大金融科技应用力度,积极强化与各方的合作,紧跟农业现代化、乡村数字化的进程,加快推进涉农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存储,通过内外部数据收集和积累,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三农”大数据体系,培育先进的“三农”大数据服务能力。一是首创“农业、农村、农民”数字孪生数据服务体系。应用生物识别等多种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多维度信息采集,目前数据信息已覆盖2亿农户。二是加强数字化风险防控。通过流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信用、欺诈等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打造“集中+自动”风控作业模式,实现风险信号的立体式处置。三是针对农村金融地区偏远、覆盖面大、农业经营要素不稳定等现实难题,借助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对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以及牛羊群养殖情况和受灾情况进行观测,替代线下人工调查,降低风险监控成本的同时提升监控效率。
今后,农业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趋势,继续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任务,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打法、更前沿的科技,打造数字化“三农”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徐瀚)
(责任编辑:时尚)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美国普罗托科尔网站10月31日刊登题为《埃里克·施密特推动从与中国的人工智能冷战中获利的内幕》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多年来,谷歌前首席执行官CEO)埃里克·施密特一直在敦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持续改善!商品房销售额降幅连续3月收窄,房企资金状况继续好转…
房地产出现继续向好的迹象。从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销售额降幅已经连续3个月收窄;同时,房企到位资金降幅也连续两个月收窄。业内人 ...[详细]
-
超十年公募老将吕慧建:3100点之下“击球点”变多,股价时钟滞后于基本面时钟的医药、生猪养殖板块值得关注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超十年”公募老将吕慧建:3100点之下“击球点”变多,股价时钟滞后于基本面时钟的医药、生猪养殖板块值得关注来源:资本深潜号 投资的秘诀是什么? ...[详细]
-
日前,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江银行)因通过信托通道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嵌套委托贷款或集合信托,资金用于购地、面向一般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投资上市公司非公开 ...[详细]
-
第五届进博会召开在即,不少进博会展品已通过空运方式抵沪。浦东机场货运站采用大型托盘将参展车辆从机坪运至货运站。上海机场集团供图10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集团获悉,日前 ...[详细]
-
数据图解丨稳步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1.1万亿元
来源:光明网光明网讯 记者 杨亚楠)10月24日,记者从海关总署官网获悉,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 ...[详细]
-
财联社10月24日讯编辑 卞纯)在运营成本飙升,以及需求破坏等多重“逆风”的影响下,第三季度发布盈利预警的英国上市公司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多。通胀不断上升,尤其是能源成本飙升是英 ...[详细]
-
从“隐形大国”到疫情后经济增速亮眼,印尼如何成为G20峰会焦点
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落下帷幕,这也让印尼成为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良好的经济表现和资本市场回报,让印尼这个东南亚人口大国在2022年成为国际资本的热衷去向之一。英国《经济学人》文章这样写道:“ ...[详细]
-
相关阅读:自2010年至今,iPad从介于手机和平板之间的工具,逐渐全面开花。它们有的负责娱乐,有的便于携带,有的适合上网课……iPad Pro则是专攻生产力,未来准备取代MacBook系列。今年,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