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挣扎上岸不丢人
来源:市界
作者丨华宇
“新东方转型6个月,俞敏洪终于被大家看到。挣扎”
说这话的上岸正是靠着双语带货,让新东方“东方甄选”直播间走红的不丢的主播董宇辉。之前,俞敏洪这位自嘲“脸长得像兵马俑”的挣扎29岁年轻人,是上岸一名新东方英语老师,8年间带过50万学生。不丢
凭借“最有文化的俞敏洪直播间”,“新东方主播”话题于6月10日登上热搜,挣扎带动直播间3天涨粉超130万,上岸日销售额也从百万左右涨至千万。不丢同样飞升的俞敏洪,还有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两家公司股价,挣扎后者6月13日盘中一度涨超100%。上岸
过去一年多,受各种利空因素影响,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的股价暴跌了约90%,新东方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成为俞敏洪的至暗时刻。
如今,新东方似乎在直播上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俞敏洪又一次盘活了新东方。
又活过来了
新东方做直播,是从2021年年底开始,俞敏洪亲自上阵,带货,首秀拿下近500万成交额。和当时的顶流主播相比,不到500万只能说是业绩平平。
去过新东方直播间的网友,不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选品不好,有的说定价过高,甚至还有人身攻击,认为做教育的俞敏洪,带着一群老师“下海”,有损新东方和他的身份。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此前一直把“退休”挂在嘴边,渴望旅游、支教的俞敏洪,仍坚定地放下了身段,带着老师们站在了直播间中,直面所有网友。
对于这一行为,有人报以善意的祝福,有人挑剔质疑,甚至落井下石地嘲讽,俞敏洪照单全收。他一边在直播间推荐自己看过的书,一边跟李国庆、彭凯平等连线直播,一边卖货。
不过,与俞敏洪的活跃形成对比的,便是新东方直播带货的不温不火,平均每场销售额也就是十几万、几十万的水平。直到6月10日,“双语带货”将新东方主播送上热搜,长达半年的努力在这一瞬间收获了爆炸式的回馈。
无论是新东方,还是原本就是老师的带货主播,最擅长的还是“教学”,当这些人将“教学”与“带货”结合,他们的能力便开始闪闪发光。
6月10日晚间,俞敏洪在直播间表示,将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卖东西结合起来,是一个无意的过程。但谁又能否认,这种“无意”不是韬光养晦后的厚积薄发?洪流之中,人人如砂砾,而努力的人,应该值得奖励。
“真爷们”
“东方甄选”直播的逆袭,在外界看来,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励志大戏。但对俞敏洪本人来说,可能不过是又一次考试。
正如他的校友、中坤投资集团创始人黄怒波所说,俞敏洪经历过生死,“心理承受能力比我还强”,风浪面前不会趴下认怂。
新东方成立虽然还不到30年,但俞敏洪经历的挫折却能拍上两三部《中国合伙人》。
俞敏洪经历过忍辱负重。他背着现金去国外请王强、徐小平等人入伙的的故事人人皆知,有了外援,新东方的确在短期内扩大了业务,但也因有了利益,纷争也就无处不在。
(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从2001年开始,新东方进入三年改革期,学校产权出现瓶颈,开始进行现代化转型。但谁料小股东利益集团和俞敏洪之间产生了剧烈冲突。他们盯上了新东方董事长的位置,也瞧不起俞敏洪农民的出身,将其定义成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眼看着管理者不干事儿,整天吵来吵去,内耗超出了建设,俞敏洪自动让出了董事长的位置,“如果以我离开一段时间或彻底离开,能换来新东方团队的团结,我愿意”。
他转头扎进了学校建设,带领学校业绩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让其他股东明白,新东方董事长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干,最后又被请了回来。这种回马一枪的行为,宛如电影情节。
俞敏洪身上还有种担当,尤其对比现在不少机构干不好或圈了钱就跑路,他当时的做法堪称“爷们儿”。
2003年非典,教培机构停课,一面是学生退费,一面是工资和房租的固定支出。俞敏洪找来700万资金救急,为覆盖退款金额,还专门找到银行领导提高日支取限额。尽管知道这样做新东方可能将身无分文,但他依然坚持了退费。
俞敏洪还立下了规矩:新东方账上的钱必须能够满足,如果有一天新东方突然倒闭,或者说突然不做了,能退还所有学生的学费并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
这条规定也使新东方在2021年最大的业务K9停止时,得以体面收场。彼时有接近1500个教学点退租,光装修费就有六七十个亿。还有违约金、押金、学生退费和离职员工工资……因为这条规矩,新东方才没自乱阵脚。
在被浑水做空时,俞敏洪展现了性格中坚毅的一面,“新东方从来没有做过假账,这是我的底线”。他一面召集柳传志、郭广昌等企业家朋友买入股票,一面“正面刚”浑水指控,花费1500万美元请会计独立调查团等进驻新东方,以“向指责他偷东西的人去证明自己没有偷”。
(郭广昌)
可以说,后续教育中概股好未来和高途教育遭浑水公司攻击,能得以沉着应对,都有新东方打样的些许功劳在。
时间来到2021年,学科培训业务基本停摆,俞敏洪捐出了8万套课桌椅,在别人对他表示同情、尊敬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说,只一头扎进了带货直播的新赛道。
黄怒波说,他们这一代什么都经历了,哪怕一切归零都能接受,只要活着就能再来。在众多陷入困境的公司中,俞敏洪肯放下身段,挣扎“上岸”并不丢人。
从头来过的俞敏洪,正好应了他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责任编辑:知识)
-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刘文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22日对外发布。蓝皮书认为,在华日资企业扩大在华事 ...[详细]
-
最新房地产富豪榜!李嘉诚2050亿成首富,全球前6都在中国!
“又暴拉”!今日地产多股纷纷涨停,盘中地产ETF159707)冲涨4%再创新高!此外,今日胡润研究院也发布《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据榜单显示,香港首富长江实业94岁的李嘉诚以2050亿元的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截至美股4月5日收盘,叮咚买菜(DDL.NYSE)股价上涨45.96%,至6.86美元/股;每日优鲜MF.NASDAQ)股价上涨14.29%,至1.28美元/股。生鲜电商平台的股价暴涨,或许得益于受新 ...[详细]
-
中新社沈阳9月1日电 记者 韩宏)目前,辽宁省共有32名运动员获得31个奥运会冠军,获得冠军数量全国排名第一。9月1日,辽宁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周铁民在“辽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作如上表示。据周 ...[详细]
-
限转条款形同废纸,公司内部另有“高人”?特斯拉“黄牛”两周赚20万,这仅是冰山一角......
记者丨李星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引发了新能源汽车的集体涨价潮,从1月至今,已有超过20个品牌宣布涨价,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的涨幅,让消费者叫苦不迭。潮水汹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但有的人在发横财。“ ...[详细]
-
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社区传播 ...[详细]
-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由于飞机制造商工厂出现问题,波音公司的新型空军一号喷气式飞机的生产在2022年年初面临中断。据报道,问题涉及试图将两架正在开发的喷气式飞机中的一架安 ...[详细]
-
对于美国而言,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已经进入倒计时。作为感恩节的重要环节,感恩节大餐一直为人所期待。但今年,由于高通胀和禽流感,今年西方的感恩节大餐,可能并不便宜。目前,业内人士和分析师都预计,美国人今年可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9534.8亿元,同比增长33.5%,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根据商务部数据,前2个月,我国服务出口4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