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照、一码”,上海320余万市场主体有了身份码
越复杂的企照信息需求,需要越简单的码上码操作。
企业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海余只扫一个码;查验企业电子证照信息和监管信息,场主只扫一个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管,身份只扫一个码……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企照上海全面开展“市场主体身份码”(简称“企业码”)试点,码上码统一市场主体纸质营业执照和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样式。海余自9月1日起,场主上海所有类型市场主体的身份纸质营业执照和电子营业执照上将加载统一标准的“企业码”。“一企、企照一照、码上码一码”——亮码、海余扫码,场主将成为市场主体更低成本、身份更高效率开展经营活动的数字化新赛道。
企业有了“数字画像”
8月3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康燕及市场稽查专员等一行人走进西湖春天(万象城店),对试点应用的“企业码”进行实地考察。市场监管人员使用手机上的监管系统平台现场扫码后,不仅能看到餐饮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营业许可证件,还能看到过往监管细节,包括执法人员于何时对企业进行过监督,有无发现问题,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监管信息亦被清晰列出。“没有处罚记录,不过在扫码获得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这家店铺的厨房进行过改造。”执法人员说。
恒悦轩(店)内,店员向澎湃新闻记者出示电子营业执照App中增添的企业码功能:点开“企业码”入口后输入密码,即可出示蓝色的“企业码”。店员介绍,使用“企业码”后,企业办事更加便捷,企业无需大量、重复录入信息,只需出示一个二维码,办事部门即可获取企业相关信息。
消费者现场扫“企业码”查询企业信息
跨部门大数据支撑多场景应用
“企业码”关联的丰富信息背后,是跨部门的数据归集努力。“企业码”需要以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为基点,将所有信息向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归集,如何收集信息成为一大难点;另外,经营主体、监管信息等会实时变更,如何保证“企业码”关联的信息是最新的,也成为一个技术难点。
执法人员在西湖春天(万象城店)现场扫“企业码”
“企业码”作为信息接口,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康燕表示,以后“企业码”关联的信息种类还可能不断丰富,如增加企业年报公示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干部施毅道:“现在这个码还是单向的,我们希望以后让这个码成为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多向互动媒介。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公示给消费者,消费者可能也会有想反馈给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譬如消费者扫码后可以直接将投诉信息投递到我们市场监管局的投诉平台上,就能现场实时进行消费者监督,而不只是通过打12345来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三方互联。”
(责任编辑:时尚)
-
编辑/牙韩翔11月21日,有小红书平台用户发出了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Maners coffee咖啡围挡的照片。根据该用户贴出的照片,该店处于装修状态,围挡上写着“Maners coffee origin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7月18日至9月15日期间,002417)股价累计涨幅为127.11%,6次达到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9月15日,深交所向*ST深南发出关注函。 ...[详细]
-
作者: 周艾琳[ 8月中旬开始,多数外资行都已经下调了人民币年内的目标价,多数机构认为“破7”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在亚洲货币贬值潮下的自然反应。但机构也认为,央行仍有众多工具,加之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 ...[详细]
-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工作完成,部分上市公司控股、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业绩也浮出水面。总体来看,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表现分化,多数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正增长,也有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势头。在业务创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原则同意东莞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节能报告。报告显示,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高压电气、电源、电控、电机、精工、变速器、发动机 ...[详细]
-
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二三线城市环比转降或降幅扩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中金点睛 文 钱凯 于钟海等 软件行业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数字化也是我国各大下游产业实现进一步产业升级的核心助力。从产业发展与创新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南粤清风网9月17日消息,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深业上城证券营业部总经理何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 ...[详细]
-
封面新闻记者 余思函 实习生 金涵线上“社牛”、线下“社恐”,身为互联网原住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此前,据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 ...[详细]
-
让医和养结合得更通畅民生观)申少铁《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6日 第 15 版)不断疏通难点堵点,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质优价廉、多元可持续的服务发展居家社区医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