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嫌贵停用?知网被指知识垄断,部分高校年交费上百万
学术界苦知网久矣。中科指知
近日,院嫌用知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贵停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信息在网络上流传。
一张落款为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的网被万图片显示:2021年,中科院集团在知网数据库的识垄上百订购费用已达千万级别。2022年,断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就费用、分高订购模式展开积极讨论,校年但未取得有效成果。交费
图源:新浪该系消息一出,中科指知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院嫌用知“连中科院都嫌贵。贵停”“中科院带头,网被万换换口味,识垄上百好事!断部”有网友表示。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18日,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消息属实。而据中新经纬报道,知网同日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
4月17日,中科院某研究所在读博士王利伟(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近期已收到“停用知网”的相关邮件,同时院所提供了使用维普数据库(下称“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下称“万方”)的替代方案。
4月18日,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致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综合处,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中科院新闻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掌握相关信息,正在了解过程中。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知网,工作人员称相关负责人将与记者联系。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另寻数据库替代?
上述网传图片显示,迫于高昂的续订费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和万方对 CNKI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最近,我们所里发了邮件教我们怎么用万方,说以后用不了知网了。”王利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邮件中明确表示“CNKI(知网)数据库从今年4月21日起暂时停止使用,院文献情报中心视情况研究决定是否恢复使用。”
图源:受访者供图作为自然科学类博士生,王利伟表示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很少使用知网,日常多查看国外文献资源,所以此事对自己影响不大。“也许人文社科类使用的比较多。”
“我平时确实会大量使用知网,每天都用,知网能基本满足我的论文阅读需求。”4月18日,北京某高校人文社科类博士生杨悦(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认为知网的收费确实不合理,并发现其所在学术圈不少人在了解到此事件后拍手叫好,反对知识垄断。
“我也觉得挺好的,要想反垄断的话,总是要有实力的组织打响第一枪。”杨悦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知网首次因为收费问题引发关注。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知网维权”事件就曾引发热议。赵德馨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经济史学家。知网未经赵德馨本人同意,便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赵德馨将知网告上法庭。
最终,赵德馨胜诉,获赔70余万元。随后,知网道歉并下架了赵德馨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4月18日,赵德馨再发声,表示知网在发布说明并向其道歉后,再未与其商讨过论文上架事宜。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知网下架赵德馨文章的做法欠妥,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也未经他本人同意将其学术成果上传至平台。
费用不断攀升
学术界苦知网久矣。据媒体报道,此前,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曾发布过相似通知。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曾通过官微发布《图书馆关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暂停下载的补充说明》,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武汉理工大学表示,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武汉理工大学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图书馆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
“订购费用要看每个单位具体的购买情况。”4月18,某高校图书馆老师李玉(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向高校出售学术期刊、会议等多种资源,各高校需求不同,采购情况和支付费用也存在差异。每年,知网数据库都会更新,价格也相应上涨,学校相关部门会与知网积极沟通,维护学校师生的利益。
购买知网数据库究竟需要多少钱?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查阅中国政府采购网发现,多数高校每年采购知网数据库的价格通常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采购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服务的成交金额为103.4万元,而上一年的成交金额为100.7万元。
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除高校外,还有一些非科研单位也是知网的客户。时代周报记者随机查阅《青岛市图书馆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数据库项目成交公告》,显示成交金额为38万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权采购项目成交公告》显示成交金额为21万元。
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知网主要的模式是用户收费,它主要面向大学和研究机构,另外还有一些企业。”4月18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网的价格是和知识使用机构经过市场化博弈的结果。知网将全国的知识数据集合,再分发,起到了平台中介的作用,为研究机构提供了便利。早期知网数据库规模较小,价格能为使用机构接受,随着平台的扩大,机构需求量也在增大,数据价格也不断升高,致使某些单位难以承担。
天眼查显示,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下称“同方股份”)年报显示,同方知网由同方股份合并持股100%。据同方股份2020年年报,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毛利率53.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方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4.96亿元,毛利率51.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9亿元。
垄断地位如何打破?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学术平台,知网在学术界“一家独大”,国内同类型数据平台维普、万方等难望其项背。
知网官网显示,知网是全球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目前在国内高校(含职院)、科研机构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9%。
李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平台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知网的特点是大而全,由于诞生时间较早,大部分人认为知网是国家项目,学生使用知网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杨悦也表示自己常用知网,很少使用维普、万方等同类型平台,感觉其他数据库的内容不如知网全面。
“知网现在已在国内形成垄断地位,它利用垄断地位抉取了很高的利润,对知识共享的数据库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张孝荣认为,知网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间存在冲突,同时其市场地位和“会员收费”的经营模式不协调,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在理论上符合商业逻辑,实际却对用户造成了巨大伤害。
在张孝荣看来,破除知网垄断地位,还需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对知网加强舆论监督,挖掘其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
(责任编辑:知识)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 熨平周期波动影响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讲话。“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 ...[详细]
-
2月28日,云南曲靖。一段“焦化厂排放废气疑污染空气”的视频引关注。该公司负责人称系风机故障所致已处置。生态环境局表示,此企业无组织排放突出,将开展执法性监测。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早间消息,据报道,2022年第二季度iPad生产线收入为76.5亿美元,较2021年同比下降。对此,该公司将其归因于供应限制,而非需求不足。在苹果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1日,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8月成绩单。其中,哪吒汽车交付量领跑新势力,零跑汽车、蔚来月交付量均过万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月交付量大幅下滑 ...[详细]
-
本报记者陆肖肖 北京报道4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2022年1-3月钢铁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钢材消费下滑明显,钢材消费旺季不旺。有专家分析,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满洲里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4月29日12时至30日12时,满洲里市新增确诊病例4例,均为轻型病例,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截至4月30日12时,本次疫情累计确诊病例42例,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4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针对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根据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 ...[详细]
-
数据港解释高管持股平台违反承诺减持:系对公司原董秘太“信赖”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梁枭 针对监管层就公司股东上海钥信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钥信信息)减持是否违反承诺的问询,SH603881,收盘价24.56元,市值80.78亿元)于今日9月1日 ...[详细]
-
【记者 胡杨】正值春耕备耕农忙时节,面对疫情封控区域金融服务入不了户、农民出不得村的实际困难,启动应急预案,发挥“金融科技+绿色通道”效能,全力提升工作效率,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春耕生产贷款需求。《保险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