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我国保险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来源:金融时报
党的从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实现新的模扩跨越式发展。过去十年,张转质量我国保险深度由2.98%上升到3.93%,向质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量提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升国7.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一连串令人瞩目的业进成就背后,是入高保险领域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新局面。发展
改革成果接连落地 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2018年以来,阶段我国保险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模扩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张转质量发展理念下,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向质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身险领域成为监管部门推进改革的重点。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看来,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作为一支重要的市场力量,商业保险是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
在健康保险领域,银保监会于2019年修订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以应对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并支持健康保险产品结构向长期化方向发展。2021年,新版重大疾病保险定义和发生率表实施,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得到进一步升级。此外,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引导保险公司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
2021年,健康保险赔付支出达4029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2年仅为298亿元。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4日,商业健康保险有效保单件数11.43亿件,覆盖7.48亿人。其中,疾病险有效保单件数6.36亿件,覆盖人数3.91亿人;医疗险有效保单件数6.52亿件,覆盖人数6.6亿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发展阶段,人身险业坚持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服务特定人群的人身险产品供给显著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
在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背景下,更好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也成为保险业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2018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地。自2021年6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启动,并于今年3月将试点范围拓展至全国,试点参与主体也在不断扩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件数近21万件,累计保费23.5亿元,其中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近3万件。
更好发挥保障功能 多个领域改革纵深推进
更加充分地释放保险保障功能,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是保险业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的动力。十年间,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农险、车险等领域,保险业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备受瞩目。
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落地实施。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2015年,监管部门开启新一轮商车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数据失真等问题比较突出,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车险综合改革顺应了国际车险监管的大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细分和定价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消费者车均保费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与此同时,车险保障程度显著提高,在2021年发生的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中,受益于此次车险综合改革将发动机涉水损失并入车损险主险责任,保险业提供相关理赔金额近9亿元,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间,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险高质量发展脚步也在不断提速。
2019年,《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在“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下,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实施地区拓展为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保险+期货”等创新产品不断加速落地。
在农险制度层面,银保监会制定出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的通知》等多项文件,并指导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合规发挥作用,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近19.8%,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4.7万亿元。除中央财政补贴的16大险种外,农险还为蔬菜水果、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业提供风险保障,为地方优势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农险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险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保障及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朱俊生表示,“展望未来,为更好地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险政策体系。”
强化服务实体经济 险资运用渠道持续拓展
截至2022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4.5万亿元。具有数量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特点的保险资金是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伴随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各项改革的推进实施,在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框架下,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得到拓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在完善政策框架方面,在全面对标资管新规的基础上,银保监会先后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为保险资管产品确立了“1+3”制度框架。在坚持审慎监管的同时,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向前迈进。随着《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规定》《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相继出台,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持续拓宽。
推动作为长期资金的保险资金积极进入资本市场,也是改革的重要一环,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通过赋予更多自主投资权,引导保险公司更好发挥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同年11月,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允许保险机构自主选择投资行业范围,以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近日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及政策体系持续的完善,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委托投资管理,大类资产比例监管,机构投资能力、投资范围管理等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随着金融形势、外部环境、行业自身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保险资金运用需要在股权投资、关联交易、大类资产比例、偿付能力计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政策制度,从模式变革、渠道创新、结构调整中提升管理质效。同时,应加强与相关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为保险资金运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及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综合)
-
来源:经济日报上市银行高管增持自家股票,已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6家银行的股份被股东或高管进行了增持,累计增持2.3亿股,增持金额超23.7亿元。其中,还有部分上市银行 ...[详细]
-
祝九胜谈万科未来行动计划:万物云计划实现住宅物业收入增长25%
6月28日消息,在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谈及未来行动计划时称,首先我们将会继续坚持稳健经营,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继续加强现金流管理,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与融资成本,坚守“绿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段文平)6月28日下午,在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谈及房地产市场以及万科业绩时表示,“我们在今年年初或3月份时对于市场下行有预估,但没想过这么严重,会用更积极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28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万科2021年股东会上,有投资者问及“截至目前万科仅回购了12.9亿元,而公司的回购下限目标是20亿元,接下来回购额 ...[详细]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王稳:应加强RCEP区域内金融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11月22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金融规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
有高中用水果重量暗指高考分数及升学率↓↓“高三应届班顾同学摘到一只重达696克的芒果,是今年钦州城区水果市场的果王,目前京城两大水果商已经闻讯来钦州进行抢购。”除芒果外,也有用鱼苗、桃子等其他物品暗指 ...[详细]
-
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获批启动 首批深股通ETF共30只
6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将于2022年7月4日正式启动。深交所和香港联交所随后公告了首批深港通标的 ...[详细]
-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河南平顶山、濮阳、许昌等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陆续发布通知,延长核酸检测有效时间至72小时。记者从平顶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自6月27日0时起,进入主城五区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 ...[详细]
-
编辑 / 梁又匀卡塔尔世界杯开赛后,受赛程、时差影响,国内夜间消费迅速升温,酒吧、餐厅、外卖成为看球必备元素。对于世界杯最大需求量,美团数据显示,仅在世界杯开幕当日,全国啤酒、饮料、零食、水果外卖整体 ...[详细]
-
北京公布金改新进展 学者建议北京应强化其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定位
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发展定位有何不同?财联社记者获悉,北京银保监局今日公布了首都金融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截至2022年5月末,业总资产30.59万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2.58万亿元,不良率0.7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