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美联储收紧货币 新兴市场为何频频受伤

财联社5月13日讯(编辑 胡家荣)自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5个百分点,李迅雷美联储同时决定从6月份起缩表,收紧市场受伤这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货币政策已经全面收紧,其中对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多影响,新兴这令市场增添几份担忧。为何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频频从历史数据来看,李迅雷美联储此轮的收紧市场受伤美联储加息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或许小于此前的货币收紧周期,因为新兴市场资金仍维持流入,货币且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进行了预防性加息,新兴因而资本进一步外流的为何规模可能相对有限。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走向 如何影响新兴经济体
中泰指出,频频从全球产业链的李迅雷美联储架构看,发达经济体大多处在产业链的收紧市场受伤高端,中国则处在中低端,货币其他新兴经济体则多处在低端,这就决定了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都处在全球分工的不利地位,其经济不仅体量较小,而且也没有形成自身健全的产业体系。要么是作为上游资源品的供给方,受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大;要么依附于西方国家的产业链中,从事加工业,可替代性较强。
从上图来看,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依赖性,美国货币政策放松或收紧,都会对这些国家带来很大影响。例如,新兴经济体这三次经济走弱都发生在美国收紧货币的时候:1986-1989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986年内的6%以下提升到1989年的9.8%以上;期间剔除中国后的新兴经济体GDP平均增速明显落后于全球经济增速。
1995-1998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994年3%上升到1998年5.2%;期间剔除中国后的新兴经济体GDP平均增速从3.07%降至1.2%,而美国GDP增速却提升了。
2014-2016:美国的QE开始退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0.25%上升到0.75%,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间上涨了27%;期间剔除中国后的新兴经济体GDP平均增速也低于全球水平。
不过对于此次轮调整,按照缩表至明年年底算,总规模在1.6万亿美元左右,比上一轮缩表的规模6500亿美元要大很多。故新兴经济体会面临外资流出和本币贬值的压力,从而使得经济增速回落。
中泰指出,目前没有充足理由认为这轮美联储加息加缩表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会超过2017-2019年的上一轮缩表。因为截至2021年底新兴市场资金流入约5700亿美元,不足上轮QE期间的一半。而且,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进行了预防性加息,因而资本进一步外流的规模可能相对有限。
2022年加息背景之下 新兴市场股市表现几何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上一轮加息和缩表重叠期间,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下跌,新兴市场的MSCI指数跌幅大于成熟市场的MSCI指数。 这轮美国收紧货币,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新兴市场的资金必然会流出。
中泰指出,新兴市场在2020年开始的量化宽松期间,新兴市场股指的涨幅不及发达市场。虽然此次货币收紧节奏较快,加息缩表近乎完全重叠,但考虑到新兴市场今年以来资金有所流出,股指已经回调,风险已有一定释放。
此外,美元指数能走多强也需要打个问号,毕竟美国本身也存在经济衰退和股市泡沫破灭的风险,这与上一轮加息-缩表周期中美国经济的资本市场的处境还是不一样,即这轮美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更大,股市泡沫也更大。因此,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幅度低于预期,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幅度估计也有限。
相关文章
- 转自:北京商报自8月初银联发布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通知,要求按照“谁的商户谁负责”原则,将套现风险防治具体职责贯穿至商户准入、交易监测、调查核实、处置约束等各环节后,近期,除了多银行“出手”严2025-07-08
食堂打饭不能随意加肉!互联网大厂不降薪却砍福利,平均月薪仍在3万左右
食堂打饭不能随意加肉!互联网大厂不降薪却砍福利,平均月薪仍在3万左右郑栩彤公司的下午茶不香了!曾经互联网大厂花样繁多的员工福利,如今正逐渐缩减。“食堂都不能随意多加肉了。”陈昭化名)是某互联网大厂员工2025-07-08- 参考消息网6月2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消息,意大利国防部长洛伦佐·圭里尼表示,在北约强化东翼的框架内,意大利将领导北约在保加利亚的任务。报道称,圭里尼6月1日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节目中表示:“我们已经驻2025-07-08
- 加快退税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日前国务院出台的稳住经济大盘6方面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及财政职能。6月2日,财政部召开2025-07-08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到202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达到2.3亿台,复合增长率为6.0%;中国智能电视市场2020年出货量为4480万台,预计2024年达到4800万2025-07-08
上市物企2021并购报告:“后遗症”渐显,商誉最高增长26倍 盈利受压、整合待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马涛 广州报道当国内房地产行业逐步告别高增长时代的时候,一直以来被视为其附属地位的物管行业却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多家物企提出未来三五年规模实现超5-10倍的增长目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