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10年下降 持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原标题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10年下降 持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月30日,国生故总中宣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产安持续介绍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情况和取得的全事成效。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介绍,量连十八大以来,续年下降特别是加强减灾建设2018年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在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基本构建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防灾全面提升了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国生故总有效强化了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产安持续有力应对了一系列重大灾害事故。全事
周学文介绍,量连2013-2021年,续年下降全国年均因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加强减灾建设倒塌房屋数量、防灾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国生故总较2000-2012年均值分别下降87.2%、87.4%、61.7%。2021年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56.8%和45.9%,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现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周学文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始终聚焦大灾巨灾应急准备。具体来看,主要是强化“五个准备”,实现“五个提升”。
一是强化机制准备,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整体应急能力实现提升。建立军地协调、应急交通、航空救援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联建、行动联保的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了整体合力。
二是强化预案准备,依案响应、依案应对的应急意识实现提升。国家和省级修订发布专项、部门应急预案650多个,市和县级的预案修订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同时加强预案动态管理、检查评估、宣传解读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各级依案应对的应急意识。
三是强化力量准备,常态预置、梯次搭配的应急救援行动实现提升。每年年初应急管理部与相关部门会商,研究部署应对重特大灾害应急力量准备工作,分区域、分方向统筹落实消防、军队、专业和社会等应急力量,同时明确力量编成、担负任务、专业搭配和投送批次,有效提升了快速反应、高效救援的能力等。
四是强化能力准备,高效协同、精准救援的应急救援战法实现提升。坚持以应急演练为平台,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检验预案、锤炼队伍、提升能力。各地也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升救援能力。
五是强化物资准备,联储联供、联调联保的应急保障能力实现提升。因地制宜增加应急物资储备,满足大灾巨灾的应对需求;优化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模、分布和标准,依托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优化物资调配,对接物流企业完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布局合理、高效调用、快速到位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周学文表示,2018年至2021年,全国自然灾害年均死亡失踪人数较前五年均值下降51.6%。
在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表示,应急管理部始终把遏制重特大事故当做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来抓。
具体来看,包括宣传和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推进地方党政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建立,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提升安全生产的法治能力和水平。
宋元明表示,我国重特大事故的起数从2012年的59起、月均约5起,下降到2021年的17起、月均约1.4起,降幅71%。今年截至目前,发生重特大事故5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起,下降58%。
全力做好后汛期防汛抗旱工作
周学文介绍,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着力健全防汛抗旱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具体来看,一是形成统分结合、防救协同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三是健全以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工作机制;四是强化专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力量体系。
机构改革以来的四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前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30%、55%。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171人死亡失踪,倒塌房屋2.7万间,和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60%和71.7%。
相较而言,近期高温干旱形势严峻。周学文表示,7月以来,干旱灾害共造成3785万人受灾,428万人因旱需要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04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和近5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
周学文表示,今年我国洪旱灾害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降水“南北多中间少”,二是江河洪水编号多,三是局部洪涝灾害重,四是高温干旱时间长。
7月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旱情迅速发展,对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生产和电力供应造成影响。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据气象部门预测,到8月31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将结束。近日华西地区的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以及湖北降雨增多。据预测,长江中下游秋季降水仍将偏少,可能出现夏秋连旱,抗旱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周学文指出,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全力抓好抗旱减灾工作。
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和安排部署。每日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旱情发展趋势,指导受旱地区加强组织领导,从责任、预案、物资、措施等方面统筹做好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准备。
二是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国家防总针对10个省份及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旱灾救灾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多个工作组到受旱省份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抗旱保供水和救灾救助工作。
三是多措并举支持地方抗旱减灾。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受旱地区居民拉水送水。同时,会同财政部紧急预拨7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会同国家粮储局紧急调运了中央抗旱物资装备,全力支持地方抗旱减灾。
(责任编辑:热点)
-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跌跌不休”,年内跌幅已超过9%。尤其是7月份以来,受“停贷潮”影响,板块进一步调整,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从个股来看,42家上市银行中,仅有14家银行年内股价实现正增长,年内涨幅 ...[详细]
-
印度首富105亿美元收购Holcim印度水泥业务,成该国第二大生产商
路透社5月16日报道,印度新首富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的阿达尼集团当地时间周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该集团以10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瑞士豪瑞公司Holcim)在印度的水泥业务的 ...[详细]
-
5月16日早间,有大量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华西证券APP出现故障,交易页面显示:“系统提示称,后台系统繁忙,请求被取消,请稍候重试”。记者11时左右向公司客服询问,对方称,交易系统已经正常。 ...[详细]
-
广西制定地方金融机构上市规划,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和柳州银行谁能拔得头筹?年报数据找答案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计划”)内容,在2024年12月31日前,力争实现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其中1 ...[详细]
-
突发:400亿白马重挫8%!利好来了!刚刚,央行等八部门重磅发布!
来源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今天周一,一起来看看上午的最新市场情况。11月21日,三大指数低开后震荡。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81%,深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0.38%。今日亮相的以1024.07 ...[详细]
-
土耳其民众举行反北约示威游行“美国和北约滚出去 这个国家属于我们”
当地时间15日,数百名土耳其民众在土耳其南部阿达纳省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附近举行反北约示威游行,抗议美国和北约在土耳其的军事存在。总台记者 顾玉婷:这里距离因吉尔利克军事基地只有大概数百米距离。我们注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韩媒《京乡新闻》5月13日报道,美军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前向韩国归还新总统府附近的龙山美军基地。韩国政府计划在年底前将其作为公园开放,然而,调查显示,该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引发了民众的 ...[详细]
-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详细]
-
为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日前,辽宁省下调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认定标准。 将有更多住房租赁企业可享受相应减税政策。根据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详细]
-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1.17%重返2万点 内房股、科技股、消费股爆发
5月16日消息,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从5月16日起,上海将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15日下午,央行、银保监会放大招,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1.17%,报20131.5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