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PO市场跌至冰点 为何成了“史上最低迷”
美联储激进加息叠加美股暴跌使美国IPO市场陷入僵局,美国迷总额接近历史新低。市史上IPO的场跌中心已东移至亚洲,占全球总额的至冰最低68%,而且今年中国境内市场的何成IPO放量明显。
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金弘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迷2022年全行业都面临挑战,市史上整体投行业务收入以及资本市场的场跌表现都是下滑的。截至8月,至冰最低即使是何成在表现最好的中国市场,香港市场股权资本市场发行量同比下跌88%,美国迷A股市场下跌7%。市史上不过他也表示,场跌周期性的至冰最低波动是正常现象。
值得一提的何成是,多家投行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中美此前就审计底稿达成协议是积极的迹象。据记者了解,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检查小组的工作已经在9月开启。未来中概股赴美上市有望边际回暖,不过中国企业就上市地而言已经有了更多选择。
市场失色,成长股遭遇杀估值
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亚洲地区的IPO筹集了104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68%。相比之下,美国仅占全球1530亿美元IPO总额的14%,这是传统上全球最繁忙的上市市场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要知道,在去年创纪录的6570亿美元IPO融资额中,超过一半来自美国。如今,由于对通胀的担忧和波动性加剧使美股估值处于低位。
通常高增长的成长型企业会在年末主导IPO市场,而面临不确定性,成长股今年遭遇杀估值,指数上半年就一度暴跌近30%。这导致如今投资者倾向于避开这类IPO。
例如,不利的市场环境迫使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技术全球供应商Mobileye N.V.和美国领先的希腊酸奶品牌乔巴尼(Chobani Inc.)推迟上市计划。截至上周,今年在纽约进行的IPO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只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 Inc.。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大幅加息225BP(基点)。本周四,美联储将举行议息会议,大概率继续加息75BP。预计11月、12月还将分别加息50BP,这意味着年内联邦基金利率将飙升到4%以上,这种快速的加息幅度是几十年来未见的。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已经接近17%。
事实上,IPO市场的寒意早就已经传到了PE、VC行业。某国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消费行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很多被市场炒作的公司估值难以持续,二级市场泡沫破灭的案例也不断浮现,因此目前需要先冷静下来。当下投资面临两大挑战——首先就是退出机制,是否仍可以在A股、美股、港股退出。并购可能会加速,但谁会来买、估值如何?第二大挑战就是估值。
“在杀估值的市场环境下,成长公司的估值很具有挑战性,去年融资的公司获得超高估值,但在今年估值调降的大环境下,如果创业者还要继续融资,可能很快就会面临Down Round(新一轮融资对公司的估值低于之前的估值)。但如果不愿意进行Down Round,同时公司资金又吃紧,消费者需求还开始下降,获客成本又居高不下,这时企业就会面临窘境。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新消费公司承压。”她称,现在投资门槛将会大幅提高,不到最后一刻,投资人都在近乎疯狂地对估值和交易条款进行协商,持有现金观望是更好的选择。
普华永道美国IPO服务主管戴维·埃思里奇(David Ethridge)表示:“人们都在说这是一种‘投降’状态。”
此外,中美审计底稿的矛盾也导致大量中国IPO留白。截至8月,数据显示,来自中国内地或香港的公司在美股市场仅筹集了6.36亿美元,而一年前这一数字接近160亿美元。这从某种程度也拖累了美国IPO市场的热度。
全球IPO重心东移
事实上,面临急剧调整的大环境,亚洲市场整体的融资量也在减少,但降幅小于欧美市场。
就股权资本市场发行量的同比变化而言,美国的数据从2021年的4301亿美元暴跌84%至706亿美元,英国则从438亿美元暴跌71%至127亿美元,新加坡市场的降幅为62%,而中国内地市场降幅仅为7%,从2021年的1145亿美元降至1061亿美元。此外,中国香港市场的融资量同比跌88%至116亿美元,但内地市场的韧性弥补了离岸市场的低迷。
整体而言,在利率攀升和衰退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亚洲市场仍具韧性,中国企业的IPO仍在大量快速进行。金弘毅对记者表示,“可以看到除了中国境内以外,其他国际市场都是下滑比较大的,香港的下滑应该说有很大部分是因为国际因素。”
数据显示,在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10宗上市交易中,有6宗来自A股和港股。“2022年,随着全球应对通胀和全球紧张局势,IPO规模的重心已东移。”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融资业务联席主管王亚军对媒体表示,“这种情况的连续性目前看来是可持续的,一些规模可观的香港IPO可能在年底前考验市场。”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A股仍主要由国内资金驱动,市场状况相对稳定,今年亚洲一些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都放弃美国市场。中国移动和中海油通过在A股上市而获得近140亿美元的融资额。
事实上,尽管香港市场今年较为低迷,但2022年至今仍有不少标志性项目。2021年~2022年至今,按中国企业境外新股融资来排名,瑞银位列国际投行之首。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朱正芹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香港市场完成了17单项目,5单保荐项目的企业就包括中国中免、名创优品、快狗打车(GOGOX)、瑞尔齿科、创新奇智等,“储备项目中还有好几单非常优质的发行人。如果对比过去二十年,香港股权融资量今年的确非常低,但过去二十年香港经历了4个周期,每一次都是有高有低,应该说周期性的波动性是正常现象。”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选择地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伦敦交易所、瑞士交易所为主的欧洲市场已成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新选项。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公告“中瑞通”的已经有8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健康元药业、三一重工、国轩高科、乐普医疗、杉杉股份、科达制造、方大炭素、格林美。事实上,“沪伦通”规则在修订后打通了欧洲多地交易所,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开始关注赴欧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的融资机会。今年2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对2018年10月12日发布的规定进行了修订。
此外,中美审计底稿近期也出现了积极的进展,各界预计中概股赴美上市将逐步放量。多位外资投行人士此前对记者提及,相关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就业而言仍扮演关键角色。同时,美国上市门槛较低(低于香港)、流动性好,对于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成长但仍未盈利的企业)是的上市融资地。
2022年8月26日晚间,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正式宣布与美国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并明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PCAOB主席在声明中表示,检查小组将在9月中旬前完成准备工作。据记者了解,相关工作已经开启。投行、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中美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意义重大,暂时缓解了中概股危机。
(责任编辑:综合)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再发大礼包:2025年研发经济超千亿,创新药械上百个
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提出到2030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地位进一步凸 ...[详细]
-
近日,成都成华区猛追湾派出所在一次接处警中,通过各种手段深挖细查,成功抓获一名在逃24年的外省籍犯罪嫌疑人。事发:强行闯关,男子引起警方怀疑对男子进行询问执法记录仪截图)2022年9月12日上午7时许 ...[详细]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近日因数据造假声誉受损,排名从全美第2跌落至第18名。哥大这个重磅丑闻不仅轰动全美教育界,还引发了媒体舆论对该国奉行了近40年的高校评级体系——即《美国新闻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 ...[详细]
-
重庆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集中征收期延至2023年2月28日
重庆市税务局、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日前发文,延长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征收期到2023年2月28日。据介绍,鉴于当前我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打好疫情歼灭战 ...[详细]
-
记者/ 杨松 鄢子为 编辑/ 鄢子为奔驰宝马的经销商,收入下滑了。中升控股,现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总部位于大连,市值超过800亿港元,主要销售奔驰、雷克萨斯、宝马、奥迪等豪车,以及丰田中高端车型 ...[详细]
-
卖2万?RTX4090/4080/4070齐曝光:NV喊你买新显卡 有惊喜
对于NVIDIA来说,RTX 40系列显卡已经准备就绪了,接下来陆续发布也是计划中的事情。爆料大神Kopite7kimi最新曝光的细节显示,NVIDIA GeForce RTX 40发布会将包括409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9月16日,教育部公布8月8日至8月31日期间第18次巡查线上培训机构和网站平台结果,发现无证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等80多条违规问题线索。巡查显示,刚刚过去的暑假,绝大多数线上培训机构 ...[详细]
-
美团跌幅扩大至8%,公司即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此前美团重要股东腾讯分派美团9.58亿股,分派完成后,腾讯持股只有1亿股,本次分派价值逾1千亿。 ...[详细]
-
28173亿日元,日本8月贸易逆差创1979年以来历史最大值
观察者网讯)据多家日媒消息,日本财务省9月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8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2817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73亿元),为自197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值。NHK报道截图:贸易逆差28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