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专家称要靠高水平自立自强
继2020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何增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强国强新发展格局”后,10月16日,内大内生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动力”
此次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靠性方向,“首要任务”是称靠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平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立自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何增和结合是强国强手段,其目的内大内生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主要表现在高水平的动力自立自强。”魏建国说。
9月26日,重庆沙坪坝,青凤高科产业园区某智慧工厂,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新能源汽车车身。图/IC photo焦点1
为何强调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说法,还是首次提出。”魏建国说。
他认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说法,是现阶段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得不好,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是不太重视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只侧重需求侧的管理,因而没有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其次,没有把供给侧的有效畅通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主线。“有效供给的能力可以穿透整个经济循环的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增强需求能力。”魏建国说,因此必须抓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抓好整个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加大创新能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到最佳匹配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魏建国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切入口有两个:一是要明确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更重要的是全体人民的事情;二是中国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弯道超车,就要从创新、绿色、双碳等方面入手,这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
4月25日,浙江杭州,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检测医疗器械产品。图/IC photo焦点2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魏建国认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表现在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上。这种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一方面表现在主要利用自己的市场和要素而不是依赖别人进行自主创新,形成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是要在开放中参与全球创新链合作,在合作中实现高水平自主创新。
他表示,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特别是美欧要求脱钩、断链,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在减弱,这就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包括加大整体的创新能力,结合优势资源推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结合,让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国内市场,成为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利用庞大的内需去链接、联通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以国内市场拉动或驱动国外市场,打通经济循环在各关键环节的痛点和堵点,实现市场利用的自我控制和自立自强。“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定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加速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者要紧密关联。”魏建国表示。
3月28日,江西赣州综合保税区内,一家科技企业的工人正在加工生产芯片。图/IC photo焦点3
为何再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实体经济?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励贺林表示,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他认为,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论断,把握大势、高瞻远瞩,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充分总结,又是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对我国未来经济工作的新要求。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励贺林说,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五”期间,我国以高技术、智能化、柔性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促进了工业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加快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实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并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他同时表示,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也有不足,在一些重要领域还有“卡脖子”的现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使实体经济持续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持续成为科学技术的载体,持续成为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实体的体现。
魏建国认为,当前不仅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今后还要在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包括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尤其是解决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困难;加大支持力度,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对平台经济的管理和引导。
新京报记者 陈琳
(责任编辑:综合)
-
11月18日下午,600016.SH)在线上召开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行长郑万春、副行长袁桂军、副行长石杰、副行长李彬、副行长林云山、董事会秘书白丹参加业绩说明会并解答了投资者总计26个提问 ...[详细]
-
恒大地产:将召开“20恒大02”持有人会议,审议调整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
11月22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定于11月24日至11月25日召开“20恒大02”2022年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议案一《关于变更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相关时间的议案》和议案二《关于调整“2 ...[详细]
-
北京时间11月22日0点,卡塔尔世界杯A组第1轮,塞内加尔迎战荷兰。这是两队首次在世界杯赛场上交锋,凭借下半场加克波的头球破门,荷兰队1:0险胜对手。相比英格兰6:2大胜卡塔尔的酣畅淋漓,本场比赛局面 ...[详细]
-
《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出台:禁止“群租”,设专章规范保障房租赁
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下称《条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条例》的制定,对于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规范住房租赁行为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药监局网站9月1日消息,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现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银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 ...[详细]
-
界面新闻连续第六年发布CEO系列榜单,在继承去年的基础上做了适当扩充。科技行业CEO榜单是‘界面新闻2022年度超级CEO’系列的子榜单之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是一 ...[详细]
-
广发特殊商品日评:橡胶非标基差偏弱,多头拉涨谨慎,上方存压制
:非标基差偏弱,多头拉涨谨慎,上方存压制【原料及现货】截至昨日,杯胶37.7-0.45)泰铢/千克,胶水44.1+0.1)泰珠/千克,云南胶水110000)元/吨,海南胶水10500+800)元/吨, ...[详细]
-
人民银行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700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并致辞。“近年来,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实施《金融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