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央企“扎堆儿”雄安引发的蝴蝶效应

央企“扎堆儿”雄安引发的蝴蝶效应

2025-07-06 17:50:00 [娱乐] 来源:笃实好学网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23日,扎堆儿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入驻,央企引系统内4000余名业务专家和技能骨干将有序到雄安工作、雄安生活。蝴蝶效

雄安新区,扎堆儿千年大计。央企引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蝴蝶效重要阶段。此前已有中国星网、扎堆儿中国中化、央企引中国华能等央企总部项目在雄安新区开建,雄安未来,蝴蝶效还将迎来更多的扎堆儿央企落户。

“央企入驻雄安新区正引发蝴蝶效应,央企引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生质变。雄安”专家分析指出,央企的聚合正使雄安新区成为知识含量较高、综合成本较低的宜居城市,将对其他各类企业研发、培训、总部入驻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雄安新区正逐渐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增长极。

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

中国中铁产业集群疏解落地雄安新区揭牌暨启动仪式11月23日在雄安新区举行,其旗下十家企业将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统筹投资建设中铁雄安基地,系统内4000余名业务专家和技能骨干将有序到雄安工作、生活。

据了解,此次入驻雄安新区的中国中铁成立于1950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设、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

中国中铁产业集群也非常契合雄安新区对产业遴选的“胃口”。雄安新区今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积极打造九大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其中就包括智能交通。与此同时,中国中铁也于今年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针对通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新型基建产业,合力研究高质量发展方案,携手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

“中铁产业集群的入驻是对雄安新区本地企业构成的补充,也是巩固。”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中铁选择进入雄安新区,将会促进半小时商圈、一小时商圈的发展,为其商圈的形成奠定交通基础。”

“中国中铁产业集群的入驻是雄安新区加快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又一重大行动,给雄安新区的发展带来了基础的社会力量,对当地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高起点布局高端高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中铁并不“孤单”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设立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经过五年多的规划和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据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消息,2022年雄安新区建设项目谋划安排322个,总投资79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00亿元。启动区、容东片区、高铁站枢纽片区市场化地块,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在唐大杰眼中,雄安新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目前,搬迁至雄安新区的央企并不仅是中国中铁。雄安新区政协联络办主任、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批重点疏解转移项目已在雄安新区有序落地。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首批3家疏解央企总部完成项目供地,并有序启动建设。其中,2021年4月,中国星网集团在雄安新区注册设立,成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的央企,总部基地建设目前正有序进行。

“央企总部迁入是带来机构的进入,推动雄安新区经济地位的‘飞升’。中铁产业集群的进入则是带来产业链、产业圈的发展,对产业具有直接的辐射带动作用。”洪涛分析称。

“这仅是开始。”洪涛表示,接下来,在京国家级高校、央企总部、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京金融机构也将陆续入驻雄安新区,甚至会呈现加速态势。

双向奔赴的蝴蝶效应

一边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一边是雄安新区苦练内功,央企与雄安新区正相向而行。

“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就是要吸引央企、高校、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发展。”唐大杰表示。

2021年5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雄安新区发展暨央地合作座谈会上,多家央企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雄安新区配置聚集,加强创新平台、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在为央企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雄安新区出台了“1+24”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关于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总部企业创新发展的六条措施和关于支持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的七条政策措施,从企业开办、科研支撑、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让央企单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央地合力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知识含量最高、最富创新优势、综合成本较低的宜居城市,这对各类企业研发、培训、总部部门在此落地将产生强大的磁吸力。”唐大杰表示。

洪涛同时也认为,企央入驻将吸引更多机构入驻雄安新区,对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投资带来强吸附力,将推动城市面貌变化、消费“井喷”。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4月1日-2022年4月1日,雄安新区共新增4.9万余家企业。分年看,2018年当地注册企业达8000余家,2019年达1.2万余家,2020年为1.1万余家,2021年达到高峰,超过1.3万家。

“根据规划,未来雄安新区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还将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发展,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洪涛表示,“在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雄安新区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引擎,未来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增长极。”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王小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推动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王小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推动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判断风险主要看两点:一是看零售业务做得好不好,二是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有没有建立。一般来说,只要这两点做得好的,风险基本都不大。而防范化解风险,关键就是要抓好风险背后“ ...[详细]
  • 江苏省首个政策型生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正式签单

    江苏省首个政策型生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正式签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费天元)上证报记者获悉,6月28日,由联合保险公司开展的江苏省首个地方财政补贴型生猪“保险+期货”价格险试点项目正式签单,标志着江苏省生猪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省内 ...[详细]
  • 北京、上海房租大幅上涨了吗?

    北京、上海房租大幅上涨了吗? 一线城市租房市场正在回暖,上涨过快的个案多来自普租,长租机构租金波动不大文|刘言“不是说大批打工人撤离上海吗?为何租金每月还上涨了2000多。”“今年毕业季本来工作就难找,都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租房子,一 ...[详细]
  • 邵宇|美联储加息的细节:后危机时代的新范式

    邵宇|美联储加息的细节:后危机时代的新范式 来源:新财富杂志大危机之后,货币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顺势扩张,如何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扮演和利用好“最后交易商”职能,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央行的新课题。作者 ...[详细]
  • 视频|陪伴类机器人市场会爆发式发展吗?

    视频|陪伴类机器人市场会爆发式发展吗? 近日,松下控股宣布消息,将最早在2023年春季推出可以通过表情和简短话语与人互动的NICOBO。松下表示,研发这款机器人主要面向的人群为独居人士和老年人。其之前的试销价格为3.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 ...[详细]
  • 上海医保中心资金紧张,长处方药不能开具?该网传说法系谣言

    上海医保中心资金紧张,长处方药不能开具?该网传说法系谣言 近期,一段文字在社交平台流传:“去长宁同仁医院配药...医生说医院规定每次只能配一支胰岛素”、“现在医保中心资金紧张”等,经多个部门证实,网传文字描述情况不实。 ...[详细]
  • 阿里董事长张勇:阿里技术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

    阿里董事长张勇:阿里技术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易佳颖 上海报道近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张勇在中央网信办旗下杂志《中国网信》发表题为《让技术带着责任的温度》的文章,文中指出阿里巴巴一直把科技创新当作是公司成长的 ...[详细]
  • 当年剁掉的股,如今上涨八倍!昔日私募冠军朋友圈牵出一桩离奇市场往事

    当年剁掉的股,如今上涨八倍!昔日私募冠军朋友圈牵出一桩离奇市场往事 编辑 | 袁畅十三年前的内地阳光私募行业冠军罗伟广,在市场内销声匿迹四年后,又突然占据行业头条。原因是他的几条朋友圈。在这几条朋友圈里,罗伟广感叹曾经控盘的上市公司被其他土豪“领养”后飞黄腾达上涨八倍 ...[详细]
  • 锂价还会涨多久 ?

    锂价还会涨多久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矫 月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呈现业绩两极分化的窘状: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业绩大涨;另一方面,下游电池生产商业绩下滑,并连带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详细]
  • 第九版防控方案: 密接、入境隔离期减半

    第九版防控方案: 密接、入境隔离期减半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星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数据来源:Wind、百度迁徙、兴业证券 杨靖制图 视觉中国图国家卫生健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