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通知:乘火车飞机出行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需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测温进站
11月2日,多地一条关于“桂东铁路坐火车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的发布消息冲上热搜,但发布方公众号很快删除了相关内容。通知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发现,乘火车飞从11月起,机出乘坐火车和飞机出行均有了新变化,再查部分地区乘坐高铁、验核飞机出行不再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酸证
11月1日,多地“桂东铁路”“桂北铁路”发布通告称,发布坐火车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进京除外)。通知通告表示,乘火车飞除进京旅客须出示持北京健康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站乘车外,机出其他旅客需出示健康码、再查行程码测温进站。验核
不过,11月2日下午4点发稿时,“桂东铁路”“桂北铁路”两地公众号又删除了相关内容。
信息显示,桂东地铁管辖范围为贵广高铁、南广铁路、益湛铁路,41个车站,包括梧州南、贺州、藤县等站。记者在发稿前又拨打了梧州火车站的12306热线,对方仍表示,目前铁路方面没有提供核酸证明要求,具体还需要咨询出发地和目的地的防疫部门。
除了广西,广东的湛江市旅游局也在起官方微信平台发布通告称,“今起,乘坐火车离湛(进京除外)不需查验核酸证明!”
不仅仅是高铁,机场方面也有新消息。安徽的合肥新桥机场发布通知称,出港不再查验核酸检测报告。通知表示,鉴于合肥市已无社会面新增病例,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规定,自10月31日起,自新桥机场乘坐飞机离肥旅客,合肥新桥机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继续查验安康码和行程码。不过机场方面也提醒,尽管合肥出港不查核酸报告,但有些目的地机场仍需查验,请出港旅客在购票时咨询该航空公司,做好相应准备。
此前,在9月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为确保中秋、国庆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国庆假期及前后的防控措施执行时间为2022年9月10日起到10月31日止,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措施。
(责任编辑:百科)
-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卢祥勇 盖源源 GDP代表一个地区当下的经济水平,而R D经费投入,则预示其在未来经济格局中的潜力,后者也被称为“对未来的投资”。早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国新办举行了 ...[详细]
-
长城汽车10月26日斥资约7349.51万元回购A股263.82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加大MCN业务投入,宸帆电商想靠主播“颜值”在抖音找到更多机会
在淘宝直播有过辉煌战绩的宸帆电商正在寻求更多发展路径。凭借自建淘宝品牌和内容营销的经验,宸帆电商的崛起极度依赖单个IP,旗下一名头部主播曾在淘宝主播队伍中位列第三。从2019年开始,宸帆签约了一批小红 ...[详细]
-
10月26日(周三)美股盘前,(BA.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Q3营收为15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市场预期为179.59亿美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32.75亿美元 ...[详细]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专业投资机构持股占比提升:从10年前的15%左右提升到目前20%至25%的水平。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外资、私募和保险合计占比超过90%。核心资产 ...[详细]
-
法方拒绝和德方举行联合记者会?美媒:马克龙准备在巴黎冷落朔尔茨“尴尬的午餐会):马克龙准备在巴黎冷落朔尔茨。”美国政治新闻网26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欧盟密切关注法德领导人能否修复两国受损关系之际,马克龙 ...[详细]
-
2022年前三季度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速小幅回落,软件业务出口增长加快。一总体运行情况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张洁)10月26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因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3M中国有限公司即日起召回3M牌开水机,涉及2344台。召回信息显示,3M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详细]
-
北京增发6批次绿色节能消费券 每周同一线上平台可领1500元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为加快释放绿色节能消费潜力,促进智能家电消费,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北京延长执行促进绿色节能消费政策,在今年12月31日前面向在京消费者,通过14家参与企业线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实习生 骆婷 北京报道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成为一种“刚需”。个人信息保护不断涌现出新问题,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情况“野火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