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价八千的黄金寄丢仅赔两千元?顺丰同城回应了
快递赔付又又出问题了?黄金
9月13日一早,顺丰同城快递寄丢20克黄金的寄丢仅赔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据《钱江晚报》报道,两千9月10日中秋节,元顺杭州萧山的丰同一位消费者小刘要把20克黄金送到住在拱墅区的一位客户住处,后通过顺丰的黄金同城寄送下了订单。
小刘表示,寄丢仅赔20克黄金目前的两千市场价值约8000元,因此他特意进行了保价,元顺保价金额8000元。丰同但在快递员取件一个多小时之后,黄金便打电话告知小刘黄金丢了。寄丢仅赔该快递员表示,两千已经跟公司反馈,元顺会给小刘赔付,丰同同时向当地警方报警。
然而到了9月11日,顺丰客服提出了赔偿方案“愿意赔付2000元”。这种解决方式使小刘感到不满,“明明保价8000元,为什么最后只赔付2000元呢?”
该消息也迅即引发了网友关注。界面新闻也就此事向顺丰同城核实,该公司回应称,9月10日发生此事之后,顺丰同城已第一时间协助客户报警,同时进入客服理赔流程,9月13日已按照8000元的保价金额全额先行赔付到账。
此外,顺丰同城也同步了该事件的最新进展:经过警方调查寻找和各方配合努力下,客户遗失的黄金已经找到。
关于快递保价赔偿的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有多家公司接连陷入快递赔付的纠纷中。 比如去年河南就出现了11万黄金邮寄途中失踪的案件,不过之后中国邮政河南分公司发布通告称,案件已被郑州公安局破获,盗窃黄金大部分被追回,涉案两人均系郑州邮区中心的外包服务员工。
据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这类纠纷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没有保价的情况下,快递公司仅以快递费用为基数进行赔付,金额较少;第二类是消费者保价未按照商品的实际价值保价,寄递物品损坏或者丢失,导致赔偿金额低于物品实际金额,引发纠纷;第三类则是,消费者按照寄递物品的实际价格保价,快递公司未据此赔付,而是根据快递公司认定的价值进行赔付。
对于快递所产生的各类纠纷,有不少网友对保价机制本身提出了质疑,认为寄递过程中消费者付了快递费,就应该保证物品完好完成寄递。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芦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一般有保价的按照保价的约定进行赔付。如果没有保价,不同的企业规则不一样,通常会按照邮资的倍数进行赔偿,没有保价也意味着用户同意按既有约定的赔付标准。
她进一步分析,其中邮费覆盖的是基础的快递服务,而保价则针对用户特别需求提供的服务,相当于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形成了新的合同关系,两种服务标准并不冲突。
(责任编辑:知识)
-
记者/文巧 谭玉涵编辑/谭玉涵“约翰不在。”“琳达也不在!”11月16日一大早,看到几个熟悉的人都不在开会名单里,南希化名)心里咯噔了一下,隐约感到大事不妙。继推特和Meta之后,亚马逊的裁员风暴也开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据法新社华盛顿2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看来越来越不愿意将伊朗革命卫队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而这是伊朗在恢复履行2015年核协议之前必须从美国得到的承诺。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年报实现稳定的,近日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57%至189%,一季报净利润 ...[详细]
-
4月20日,据“合肥发布”,蜀山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发现,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心内科3病区一位护士,核酸检测初筛结果异常,市疾控中心复核确认为阳性。 ...[详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中通快递02057)“买入”评级,基于毛利率优于预期,上调今年每股盈利预测3%,目标价由280港元升至285港元。公司Q3总收入同比增21%至89亿元,季内包裹量增12%,单票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翻译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遵循会计、翻译专业人员两类专业人员成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0日,沪指早盘弱势震荡,午后大幅下探,跌幅超1.3%;深成指、创业板指均大幅走低,深成指跌幅跌超2%,创业板指跌超3.5%失守2400点; ...[详细]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发挥商业保险功能构建多支柱保障体系
来源:经济参考报近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商业保险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表示,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社会保 ...[详细]
-
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要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 ...[详细]